新疆民生网(刘晓婷)昌吉州党委政策研究室、州农业农村局、市党办驻建国路街道星光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立足实际、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推行“四化四零”工作法,力促群众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便民惠民规范化,服务群众“零距离”。立足实际,在一楼大厅设立“便民服务室”,公开服务指南,悬挂标识标牌,切实为居民群众提供政策、法律、残联、计生、老龄、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在辖区单元门张贴印有“访惠聚”工作队成员、包片干部联系电话的便民服务卡,通过便民联系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以随时通过电话向工作队寻求帮助,使居民有困难想起工作队成为常态,让便民联系卡成为联系干群的“连心桥”。
联系沟通经常化,社情民意“零盲点”。全面落实包户入户制度,探索建立了“四访”机制(普遍访、深度访、重点访、精准访),坚持每天入户、常态化走访,落实落细“八必问、八必讲”规定动作,做到“不漏户、不漏人”。截至目前,按照大社区每季度走访一遍的要求,已完成对辖区居民群众两次全覆盖走访任务,摸清了群众所想、所盼、所愿,形成了干群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良好局面。
群众工作细致化,矛盾纠纷“零激化”。坚持把解决群众困难诉求作为当前群众工作的紧要任务,通过收集信息、分类建账、限时结账、及时反馈4个步骤,落实每日网格居民困难诉求收集工作制度,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截至目前,通过入户走访收集群众困难诉求30余件,全部得以办结。
结对帮扶常态化,真情关爱“零缺失”。以就业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强化“两个精准”(精准摸排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困难群众),对辖区残疾人、失独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实行菜单式兜底、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目前,共走访慰问残疾人、失独家庭、老党员等群体60人次,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大党委工作机制,建立社区特殊群体精准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辖区单位,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研究精准帮扶工作,确保特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供稿:昌吉州党委政研室、州农业农村局、市党办驻星光社区“访惠聚”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