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文英伟)围绕自治区“访惠聚”“1+2+5”和“工作队员做代表、派出单位当后盾”的工作要求,结合康乐社区实际,派出单位与社区在共同实践中,创立了“1+1+2”工作法(“1+1”是指康乐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派出单位市委史志办(市档案馆)和区委史志办(区档案局),“2”是指康乐社区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实施以来,市、区史志部门充分发挥后盾作用,始终坚持把联点社区当作 “责任田”来经营,定期深入康乐社区开展调研、慰问、检查指导,解决实际困难,有力保证社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化整为零,实现网格嵌入式管理。按照康乐社区的网格化管理要求,派驻康乐社区服务基层人员分别嵌入到康乐相应的网格里,同社区关爱联络员、“访惠聚”工作队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好服务居民、安保维稳、扫黑除恶宣传等各项工作任务,做到网格管理有广度,确保补台助力不逾矩。主动自觉地接受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严格落实社区第一书记每日安排的工作任务,做到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保证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优势带领,提高社区档案规范化水平。主动发挥单位档案专业优势资源,通过“以会代训”方式,从思想上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以干促帮”,从实践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档案整理技能,在“传帮带”中,切实发挥后盾保障作用。同时,为社区免费提供档案用品装具,从物力、人力等方面推动社区档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联动协作,整合凝聚民心优势资源。在春节、元宵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派出单位与社区联合开展联谊、便民利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社区和居民赠送史志书籍,送上精神食粮,扩大读志用鉴范围;按时参加康乐社区组织的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宣讲,为社区居民讲解油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增强爱祖国、爱新疆、爱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突出特色,推进社区夜校教育工作。社区负责收集居民所需、所想、所学等问题;派出单位根据授课需求,从单位内部选派“精、专、深”人员担任授课老师,利用社区夜校平台,为居民解疑答惑,让新知识走进居民头脑、新思想走进居民的心里。先后讲解了《克拉玛依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内容,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传递好党的声音,帮助居民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明白党对人民的恩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将夜校打造成群众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主阵地。
(供稿:克拉玛依市委史志办(档案馆)驻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康乐社区工作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