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王金贵)在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有这样一支驻村工作队,在驻村帮扶的道路上,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紧紧围绕 “访惠聚”“1+2+5”工作任务开展驻村工作,他们从群众身边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用真情实干赢得村民的“点赞”,他们就是吉木乃县自然资源局驻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工作队。
村民群众突发疾病 工作队紧急送医救治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党支部书记马哈提别克·巴合提哈力接起电话,只听电话那头带着微微地哭腔说道:“是村委会吗?我是努尔孜别克,我的媳妇刚刚在家中突然晕倒了,我很害怕,担心出点啥事情,我很想尽快送她到医院去检查,但是我一个人束手无策,背不动她。你们村委会、工作队能来我家一趟吗?帮帮我。” “当然可以,你先要着急,我们村两委、工作队会立马赶去你家里,请先照顾你媳妇。”
5月6日,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党支部书记马哈提别克·巴合提哈力正在像往常一样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梳理着手头村级事务,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从电话里得知村民努尔孜别克·吐尔斯坦别克的媳妇突发疾病晕倒,放下手中电话。他立马走进村委会办公阵地驻村工作队办公室找到工作队队长朱君说这件事情,两人立即决定,通知村两委干部、工作队队员驱车前往村民努尔孜别克·吐尔斯坦别克家中进行帮助。
走进村民努尔孜别克·吐尔斯坦别克家中,看见其妻子正躺在地上,嘴里不断地呻吟着,很痛苦。由于其妻子身体太胖,他一个人根本无法挪动其妻子,村两委干部、工作队队员六人合力将其妻子抬起,放到车上,尽量让她平躺着身体。随后急速赶往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由于病情严重,直接送进医院急诊室进行检查身体。
工作队队长朱君、村党支部书记马哈提别克·巴合提哈力忙前忙后,排队挂号,推着轮椅按着医生开好的诊疗检查项目,挨个楼上楼下排队检查、化验,去交费处帮村民努尔孜别克·吐尔斯坦别克交费,检查完带着检查化验单去医生哪里询问检查结果,再交费办理住院手续,挂针观察。忙完这些事情后,已是凌晨两点多,看着疲惫不堪大家,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病人看护家属们都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村民努尔孜别克·吐尔斯坦别克激动地向着工作队队长朱君、村党支部书记马哈提别克·巴合提哈力连声说着:“谢谢你们大家,你们辛苦了,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把我的妻子送到医院治疗,我都不知道干咋办了。我真心代表我的家人谢谢你们大家,时间不早了,这里我自己留下来照顾就可以了。”
最后,经过大家商议,留下一名村干部、一名工作队队员帮忙照顾,电话24小时开机,如遇紧急情况,随时电话联系,全力保障病人的健康状况。
吉木乃县自然资源局驻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工作队队长朱君说:“我们来驻村,就是要为老百姓真心实意服务,办好事实事,老百姓满意,就是我们工作队最大的收获,所以老百姓的大小事,我们都要做好干好,让老百姓百分之百个放心满意。”
农牧民夜校,村民学实用技能致富路上“好帮手”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现在靠经验种植、养殖已经落伍了,要发展生产,就得埋头学科技,抬头看市场。以前,想学科技没条件,现在村里有了农牧民夜校、远程教育平台,有专人负责帮助我们查找需要的信息,我们等于在家门口‘免费学知识’,再不学,就失去致富的机会了。”4月30日,在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农牧民夜校实用技能培训班上,该村村民马合苏提别克·胡斯曼对记者这样说。
2019年年初,吉木乃县自然资源局驻阔克舍木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提前谋划,通过入户走访,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合理制定培训方案、时间、内容、师资力量等,全年共计划开展农牧民夜校144个课时,授课内容涉及食品制作、安全生产、农业种植技术、常见传染病预防、农牧民手工刺绣、交通安全、电焊技能、实用技能等10大类内容,让村民群众切实通过农牧民夜校摆脱贫穷落后,掌握生产实用技能,树立新风正气,增强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
据介绍,该村农牧民夜校教学培训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送学、订单教学、网络微信平台教学等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夜校,让农牧民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脱贫致富的‘法宝’靠什么?靠文化、靠知识、靠技术。我们充分发挥农牧民夜校‘智囊团’的作用,让农民夜校成为村民群众掌握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和致富路上‘好帮手’,为村民群众送去致富路子和实用技能。”驻阔克舍木村工作队队长朱君说。
自农牧民夜校开展以来,在提高各族群众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就业能力和经济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农牧民夜校成了村民群众学习进步的有效载体,通过学习,村民群众收获满满。
工作队抢修自来水管道 暖民心
5月12日,吉木乃县自然资源局驻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工作队请来县水暖公司维修自来水管道的专业维修人员,抢修村里自来水管道,保障了村民群众用水,获得了村民群众点赞。
早晨7点30分左右,大家都还在似醒非醒的状态中,吉木乃县自然资源局驻村工作队队长朱君的手机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电话接通后,话筒里传来了村民特列吾拜·达仁声音:“喂,是朱队长吗?”“恩,我就是,你有什么紧急事情要说吗?”“朱队长,早晨我起来,准备打开家里的自来水,接水、生火做饭,想早点吃完早饭,早点下地干农活,这几天地里正在播种子,活有点多。可是,刚才发现家里的自来水停了,不知道自来水管道哪里出现了问题。现在做饭、吃饭都成问题了。你们能来帮忙看看吗?”朱队长回应道:“你先别着急,请耐心等上几分钟,我现在就给县水暖公司打电话联系,让他们尽快安排专业维修人员来村里检查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十分钟后,我们驻村工作队就赶过去。”
驻村工作队队长朱君挂掉电话后立刻组织工作队队员第一时间前往村民特列吾拜·达仁家中,查找自来水停水原因。从他家里一直查看到院外,最后发现在离他家200米远的地方,有一处地下自来水管道漏水,地面上有水渗出。由于地下自来水管子埋在两米左右深的地下管道中,人工开挖时间太久。将会影响到这个管线上30余户村民群众家庭用水问题。于是,工作队队长朱君立即联系机械(挖掘机)进行开挖。挖通后,发现自来水管子爆裂,水流很大,不断地喷出几米高的水流。关掉主管道阀门,工作队队员、村民群众积极配合县水暖公司专业维修人员立马投入到抢修中,经大家齐心协力,用时三个小时,自来水管道修复,通水了。村民特列吾拜·达仁高兴地说道:“水来了,水来了,真是太好了,真心感谢驻村工作队,辛苦了。”
工作队队长朱君说:“群众事无小事,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驻村工作队都将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这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的职责。让群众满意放心,我们还会继续帮助群众办更多好事实事,让全村各族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工作队助力春耕播种 获点赞
“感谢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在我们春播最缺人手的时候过来帮忙,还送来一些农资,解决了我们春播中存在的困难。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党的好政策。”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阔克舍木村村民木拉提·哈帕提看着正在播种机跟前忙活装载肥料和种子的工作队副队长叶尔阿勒太·尼合买提托拉、村干部吾各提别克·阿合买太两人的身影激动的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种植丰收看春耕。四月底,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地面温度升高,正是北疆地区春耕播种的好时节,抓紧春耕播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阔克舍木村所在科克齐木七灌区农田里,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大家都忙碌着,当播种机停下来时,就看见大家齐心协力,有人从拉农资的小货运车上搬下种子、肥料,有人动手往播种机里添加种子、肥料,有人动手加装地膜,忙得不亦乐乎。走近一看,原来是吉木乃县自然资源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起帮助村民木拉提·哈帕提春耕播种呢。
村民木拉提·哈帕提自家有50余地,另还承包100余亩土地。家里三口,老婆身体多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就剩他和儿子特列克·木拉提两个人劳动力,要种完这150余亩土地的农作物相当困难。临时雇帮手,时间太紧。4月30日,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作队队员、村两委干部驱车带上农资,赶往村民木拉提·哈帕提在科克齐木七灌区的农田,帮助村民木拉提·哈帕提春耕播种。在帮助春耕播种的同时,工作队还详细查看了整个阔克舍木村在科克齐木七灌区农田春耕播种情况,一边掌握春耕情况,一边帮助村民群众解决春耕备耕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真是太感谢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了,由于家中劳动力少,丈夫残疾、儿子重病。前段时间我还在为家里农田如何耕种发愁呢。现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来帮助我们春耕,与我们一同劳动。我们就更加有信心把地种好,争取年底来个大丰收。”村民何丙英高兴地说道。
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认真落实“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的工作要求,时刻将为驻村村民群众解决困难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我们驻村目的就是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村民群众实际困难,让老百姓事事满意,沐浴在党的好政策下。”驻村工作队队长朱君说:“吉木乃县气候多风偏冷,春耕春播时间也比较紧。部分村民群众家中缺乏劳动力,我们驻村工作队要在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春耕播种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好他们的后盾,助力春耕生产工作。后续我们再邀请县农业局农业种植技术的专家,来给村民群众授课,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能,今年来个大丰收。”
“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高昂的热情,要有善意,要像亲人般对待困难群众,一张笑脸相迎、一句话语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工作队队长朱君说,只要驻村工作队“用心”服务,就能让爱民情怀尽情流露,并于无声处在村民中引起心灵共鸣。
(供稿:阿勒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