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昔日辉煌二大队 今朝乡村振兴出新招
昔日辉煌二大队 今朝乡村振兴出新招
作者:

新疆民生网(丁娟)二大队是今木垒县东城镇四道沟村建村之前的名称。上世纪70年代的二大队在上游公社(现东城镇)评比中年年名列第一,造就了昔日的辉煌。如今的四道沟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是否还能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2018年12月1日,冒着扬风浇雪,东城镇党委肖强书记一行4人来到四道沟村与工作队、村两委及党员代表20余人一起召开座谈会,找症结、理思路、定目标,共同谋划四道沟村乡村振兴新局面。

多年来,四道沟人沿沟而居,分散的居民点加大了基础设施配套难度,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种植、养殖业也很难形成规模。因经济落后,年轻人毕业后不愿回乡,稍有专长的人全部外出经商务工,留在村上的常住户守着“世外桃源”般深谷幽幽、豆花飘香的自然风景和埋藏3000年之久的“新疆半坡村”——四道沟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百年流传的新疆小曲“迷糊戏”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却只能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靠天吃饭。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成为四道沟同代人的梦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在座谈期间畅所欲言,纷纷为自己家乡的发展谏言献策。

“四道沟村要发展,首先就要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立足实际,久久为功,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着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村党总支书记郭文辉说。

“走产业化的路子,通过合作社从根本上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把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是四道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村委会主任李明生说。

党员田仁山在四道沟村收购农作物已有近20年的时间,他说:“四道沟村的自然气候适宜种植黄芪、板兰根、贝母等中药材,现在中草药价格居高不下,我们是时候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了。”

党员王新忠离开家乡在外做生意已有些年头,随着国家“三农”利好政策的实施,他动了回乡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念头。他说:“文化旅游是我们四道沟可做的一篇大文章。我们有木垒县独一无二的氏族公社晚期村落文化遗产,有新疆小曲子的传承,有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有传统的手工美食,有淳朴的民风村落,这些资源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

“村干部动力不足,后继无人,村民思想保守,不愿改变,这是制约四道沟村发展的最大因素。”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阚兴华说。“四道沟村要发展,人是第一要素。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感,保持定力,持续建强基层组织,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稳定、促发展,不断增强带领群众促进发展的能力。”

镇党委书记肖强强调指出:四道沟村党员群众在东城镇勇争乡村振兴排头兵的意愿强烈,既然发展目标一致,任务明确,工作队和村两委就要认清形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抓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求突破,精心绘制四道沟村稳定发展的新画卷!当前,我们要抓住冬闲时间,抓好班子建设,统一人员思想,凝心聚力;要帮助群众理思路,引导村民增收致富;要挖掘四道沟村民俗文化,收集整理四道沟故事,为适时打出四道沟村的文化旅游名片做准备;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技能培训,协调引进订单企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要加快培植香妃枕头卷、张氏手工挂面等微小企业,鼓励发展农家客栈、庭院经济,拓宽致富门路;要提早谋划集文化、民俗、健身、娱乐、集市为一体的四道沟村文化广场建设,打造伴山公路路边经济,吸引游客观光旅游、消费购物;要抓住年关机遇,做好年货文章,打好年货牌,变冬闲为冬忙,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供稿:昌吉州水利局驻木垒县东城镇四道沟村“访惠聚”工作队)


  • 上一篇:栽种胡杨、沙枣树,大风沙尘挡得住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