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一个体育老师的驻村生活
一个体育老师的驻村生活
作者:

新疆民生网(方正宏)眨眼间,驻村已经将近2年了,在这2年的驻村生活中,他从一名体育老师,到一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实现了身份、角色的完美转变。现在的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角色,每天在村头巷尾穿梭,与库木格热木村的村民一起聊天、一起劳动。他就是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驻拜城县托克逊乡库木格热木村“访惠聚”工作队员赛米·艾麦提。

他是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成长的一代,享受着九年义务教育,上着免费的内高班,大学也是国家各种助学政策扶持下读完的。为感恩党和祖国,2017年1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他就毅然报名参加到最能回报党和政府的驻村工作,2018年选择留下,连续驻村,这是他不悔的选择。

用真情换真心,干群关系似鱼水

“这么年轻的巴郎子,能在村里待下去?能为村里做什么呢?”2018年2月1日,赛米·艾麦提在群众的一片质疑声中走上了自己的新岗位——库木格热木村驻村工作队员、第二村民小组第一小组长。

驻村伊始,赛米·艾麦提就一头扎进村民中去,田间地头、村头巷尾,都能看见他匆匆的身影,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与二组村民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婆媳争吵、邻里之间的小矛盾、村干部作风等问题,都向他反映。很快二组村民与干部之间的关系融洽程度了成了全村的模范。

“农民群众是最淳朴、最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付出真心,就一定能换来他们的真情,党群干群之间就一定达到鱼水之欢。”这是赛米老师的感慨之言,他也用行动打消了村民的质疑。

想群众之所想  真心帮扶暖人心

“赛米老师,我家孩子病了,没车去医院……”阿依夏木·艾山远远看见赛米老师就大声喊着,赛米老师马上打电话找同事帮忙,一起开车将阿依夏木·艾山的孩子祖力普卡尔·苏莱曼送往乡卫生院。帮忙挂号、找医生、拿药,满头大汗的他看到小祖力普卡尔病情好转后,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从此,赛米就成了小艾合塔木最亲的哥哥。

家住2组40号的老人吐尔地·艾麦提是一名独居老人,家庭困难、生活不便,赛米每逢走访就去看望老人,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帮他打水、扫地、生火起炉子……只要他有困难,赛米老师第一时间就赶到他家进行帮忙,慢慢地,赛米老师也就成了吐尔地老人无话不谈的亲戚,吐尔地·艾麦提逢人便说:“我有个工作队的好巴郎”。

在赛米老师的真心帮扶下,群众的一桩桩、一件件困难事都得到了圆满解决,赛米老师也得到群众的认可,成了二组村民所有人的“亲人”。

转思想帮立志  宣传教育树新风

做好宣传和发动群众是驻村工作队的重要职责,而作为深度贫困村的库木格热木村,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文化水平低下,观念陈旧,很多村民多多少少都受极端思想感染。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去除极端化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尤其重要。赛米老师充分发挥自己民考汉、会双语的优势,主动担当了本村的义务宣讲员,他用自己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利用走村入户、文体活动、国语教学、宣传大会等机会,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去极端化等知识,引导村民用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观念。

在赛米老师的影响下,库木格热木村成立了自己的“草根”宣讲队,群众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18年先后举办宣讲活动30余次,在全村形成了“去除极端化、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群众过去的“等靠要”思想得以破除,逐渐树立了远离极端、用双手脱贫致富的新观念。

党员艾合买提·努尔说:“听了赛米老师浅显易懂地宣讲后,让我认识到影响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最大敌人是‘三股势力’,我一定要教育家人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做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

驻村一阵子,受用一辈子。“2年的驻村生活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虽然辛苦,但是非常有意义,对驻村工作的选择是我一生做的最对的选择,永远无怨无悔。”赛米感慨地说。

(供稿: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驻拜城县托克逊乡库木格热木村工作队) 


  • 上一篇:快乐都塔尔弹起来 幸福的歌儿唱起来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