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蒋明菲)“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物质匮乏,谁家有个方块糖能舔上一口都能甜到心里去……”
“改革开放四十年,党和国家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一代一代做出了不懈努力,我们村里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啊。今年自治区’访惠聚’的民生项目是将1组和2组联通的村道铺油路,我们村就彻底结束了雨雪天泥巴糊脚,艳阳天尘土飞扬的土路时代了。”
拜城县康其乡和谐村返乡大学生们围坐在老党员肉孜·艾沙家的葡萄架下听他讲过去的故事。肉孜·艾沙从1987年任本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任13年,他给大学生们讲起了他年轻时候干工作的革命斗志,鼓励大学生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学有所成,学用相长,用自己的方式实现青春梦想。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喜乐有趣的故事时,也会发出阵阵欢笑;听到艰难困苦的情形时,会陷入沉思,那个艰苦而又纯朴的年代在爷爷的讲述中,如电影似的回放在大家眼前。古丽丹娜是肉孜·艾沙的外孙女,在吐鲁番上大专,她听到爷爷讲工资只有2块钱时,惊叹道自己1个月的生活费都要1000元,感慨我们现在生活质量的变化之大,经济发展的增速之巨。
“听爷爷讲以前的故事,对我们来说是接受了一次思想教育,忆苦思甜中,让我们看到代代革命人士的血汗付出换来我们的幸福美好生活,生来吃得饱穿的暖的日常细思下是那么的珍贵。”玛依热·库尔班说道。大家听了爷爷的故事也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爱国爱家乡从自身做起,从努力学习做起,脚踏实地为家乡的发展变化增添青春的色彩。
(供稿:团委、妇联驻拜城县康其乡和谐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