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陈晓恺)时而书声琅琅,时而言笑晏晏,温宿县托乎拉乡库如力村的农民夜校又开班了,授课老师不再是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换成了清一色的“小鲜肉”。
“古丽阿依姆姐姐,这篇课文你朗读的很好,每个字的读音都是正确的,表达也十分连贯,但是有个别词语的声调读的不对,可能是以前没有注意到,还需要多多练习啊。”7月5日,返乡学生艾热提·艾力正在给学普通话的村民纠正发音。
艾热提在上海市的内高班读书,成绩优秀,普通话非常标准,村团支部于是安排他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每周两次在村民夜校担任双语教师。从接受任务起,同学们就展现出库如力村大学生勤学奋进的一面,从明确任务分工,探讨教学方法,到制定教学计划,再到认真的备课和授课,同学们思路活跃,善于举一反三,新潮热点的网络词语也频频出现在互动教学中,既增加了学习趣味性也点燃了村民学习国家通用语的积极性,大家都愿意来听“小鲜肉”讲课。
为了加强返乡大学生教育管理,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同时弥补工作队双语干部数量不足的问题,库如力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团支部积极调动返乡学生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根据其专业特长为他们安排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群众中增回馈家乡。
(供稿:自治区地矿局驻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库如力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