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巧打“生态牌”“土”中“刨”金助脱贫
巧打“生态牌”“土”中“刨”金助脱贫
作者:

新疆民生网(袁能)恰格拉克村物阜民丰、沃野千里,以种植核桃、红枣等传统农产品为主。在2018年新的“访惠聚”工作队到来之前,单一的靠林果销售,加之林果业市场不景气,这成了村委会主任托乎提·肉孜相当“头大”的一件事。

“现在多项‘减负’政策让我们村子里的致富路子更宽了,百姓腰包更鼓了,想要从传统农业上‘做文章’,我们只有巧打‘生态牌’,只要餐桌上的食物带个‘土’字,必定吸引人!”谈起“土”一字,恰格拉克村第一书记刘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新的‘访惠聚’工作队来以后,将拓宽贫困户的致富门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有机’和‘土’中着手,先是家家户户搭起小拱棚、种起‘农家菜’,再到‘农产品+有机’果蔬示范基地运行。短短的几个月,从小拱棚、小菜苗,到‘农家菜’丰产、销售,农民们一边数钱、一边在心里偷着乐!现在,果蔬示范基地已初见成效,不久后,皮芽子、胡萝卜和葡萄就要丰产。到年底,每户贫困户干吃净落可获纯利2800多元。如果这条路子‘走出’示范作用,村委会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带动我村的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共奔小康。”村党支部书记艾山江·克然木想到工作队为农民从“土”里“刨”来的“大实惠”就怡然自得起来。

据了解,恰格拉克村农产品+有机”果蔬示范基按照“党员、团员、妇女代表+贫困户”的模式推进建设。50名党员、117名团员、129名妇女代表,按照“多对一”的包联方式,协同全村32户贫困户开展果蔬基地建设。基地属于村集体土地,总建设面积30亩,在原有的葡萄架下种植洋葱、胡萝卜,所有的农资都由“访惠聚”工作队提供,肥料、地膜、种子等花费共计6000元。并且,基地实行绿色果蔬标准化种植,统一使用有机肥、农家肥、生物农药。后期,村委会还负责生产技术指导、葡萄和蔬菜销售,销售所得全部均分给32户贫困户。

恰格拉克村3组贫困户图合提罕·毛力满面笑容地说道:“当初听到村两委要将这块地分给我们耕种时,我真是又高兴、又忧愁。喜的是党和政府向贫困户倾斜的好政策;忧的是,害怕自己年龄大、精力有限,日常管理跟不上,年底到头一场空!现在好了,村里专门请了技术员,还有党员、团员带头帮我干,我这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2018年底脱贫创收我更加有信心了!”

(供稿:温宿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驻恰格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


  • 上一篇:三送三共 服务群众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