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读书未必改变命运,但读书可以改变人
读书未必改变命运,但读书可以改变人
作者:网络转载


      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刘鹏)弗罗斯特曾说过,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初认识古丽米热是刚刚驻村没多久,收到一家结婚的请帖,这个请帖是用汉字书写的,字写得很工整,我略微吃了一惊,心想这个小乡村里还是有能写汉字能认识汉字的。队长带上我去参加婚礼,刚下车,耳畔响起汉语“欢迎你们工作队能够参加我们家的婚礼”,我们的队长跟她开着玩笑“古丽,今天是你结婚么?”我定睛一看,从主人家走出来一个落落大方的姑娘,身穿艾德莱斯裙,头戴小花帽,用标准的汉语跟我们对话,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有问题。这个姑娘就是古丽米热,今天是她妹妹的婚礼,经过座谈我才了解到这个姑娘来历不简单,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女大学生,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药学专业,大学本科四年,她没有耽误过一分钟,利用课余时间选修了双学位,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和会计证,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等,总之她非常优秀。但她和她的家人却发现大学毕业后一切都回到起点,因为所学专业比较冷门,工作不好找,如今一直待业在家,巨大的落差让她非常失落,左邻右舍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发出“读书无用论”之感叹,戏称再找不到工作找个人嫁了吧。幸好她的父亲是村里的小学教师,给予她精神和物质的支持才让她支撑到现在。她对我说:“在我们村里,上大学是一件荣耀的事情,我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以为毕业后前途会一片光明。没想到,临近毕业,前景竟然这样惨淡。”此刻的她,像是站在雾茫茫的十字路口,什么都看不清,迷茫无助,但我相信她会有美好的未来。我加了她的微信,想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她,看到有些招聘启事我就会积极转发给她,她的愿望是当一名老师,站在三尺讲台将她所学代代相传,希望她的愿望成真。
      在我们走访入户的过程中,我还认识了一位姑娘,她的名字叫祖丽胡玛尔·艾力,是个聪明伶俐、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女孩,今年刚满18岁,高中毕业待业在家。当我拿出几颗糖分给她弟弟时,她则站在门口朝我微微一笑。我们问完“八必问”讲完“八必讲”规定动作后,我们队长顺便问起这个姑娘多大了,为什么不上学了之类的话。她的妈妈说她已经高中毕业,女孩的奶奶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工作队建议她的妈妈让她多学点本事,对她以后有好处,或者外出找份工作出去见见世面,不能一天待在家里,否则最终的结果就是早早嫁人,独自承受酸甜苦辣。说到此,我看到这个女孩的眼角泛出泪花,我问她你学过汉语没有?她点点头却不肯说出口。看到她绣的大幅十字绣,一副大美新疆的山水画,像极了风华正茂的她挥斥方遒,但现实很残酷,她只能待在家里默默接受自己的命运,我很为她的前途感到忧虑,很可能突然有一天我们工作队接到结婚请帖,而新娘正是这个姑娘。
      工作闲暇之余在村委会打打篮球放松去疲惫的心情,每到周末就会有个头不高的男孩凑过来拍几下,一来二去,我们熟悉了。他的名字叫迪力夏提,现在是初一的学生,在乌什县国庆中学,他能用汉语跟我交流,这让我感觉很是惊讶。我问他有没有去过阿克苏,去过乌鲁木齐,他说去过,还去过伊犁,我问他伊犁漂不漂亮,他说伊犁太美了,还想再去。我鼓励他:“新疆确实是很美的,你能去过很多地方说明你的父母很有眼光,让你出去见见世面,我来自山东是为了追求我的梦想,带着对新疆的热爱来到这里。但中国更美,我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到北京去,到上海去走走转转,长大后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迪力夏提严肃的点点头,我相信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听懂。
      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大街小巷里遇到很多活泼的小孩子,三五成群戴着红领巾,背着小书包离开学校没多远,队列前面的六年级学生阿丽亚·阿克尼亚孜看见工作队的车,她和同学们自然地停下脚步站在路边,主动向我们的车举手行队礼。我感到很惊讶,在乌鲁木齐,在我老家农村都没有这样的场面,赶紧下车同他们攀谈:“同学们好,是老师教你们要给工作队行礼的?”“是的,老师说这样更安全,也是对客人的欢迎。”孩子们告诉我。这是多么淳朴懂事善良的孩子啊,当我问起同学们上学的路程有多远,学校的午餐好不好吃、是不是免费?阿力木·阿布力米提等同学讲,学校的伙食很好,有肉有鸡蛋,是免费的,自始至终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甜蜜的微笑,只要他们还有这样的笑容,我们的未来就始终充满希望。
      随着对小村庄的熟悉和与热情淳朴的村民们日渐交融,我发现村里想读书的孩子很多,想让孩子好好上学的家长也很多,有许多家长知道我们工作队成员来自自治区首府,常常会找我们讨教教育孩子的办法,怕孩子在宗教氛围浓厚的村里走上邪道;高考、中考后,也有好些孩子来咨询工作队队员怎样报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有些孩子已经被我们工作队送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实用技术,或许孩子们即使靠读书走出农村,毕业后等着他的也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生,但起码读书让他的人生多出了一点点可能性,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大城市和那个城市的人们给你的人生一种启迪和力量。而如果他们辍学出来打工,基本上只能在繁华都市的夹缝里艰难求生,抑或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尴尬、被动、无措。其实,古丽米热、迪力夏提和阿力木这些还有机会读书的孩子们人,都是幸运的。

(供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驻乌什县依麻木镇尤喀克喀尕吐尔村工作队)


  • 上一篇:情系“柳树”村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