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下乡专栏 >>“跟随你们的脚步,好好干!”
“跟随你们的脚步,好好干!”
作者:网络转载


----------聆听第二批“访惠聚”活动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有感

       新疆民生网讯   4月20日,昌吉州第二批“访惠聚”活动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奇台县拉开帷幕,报告团6名宣讲员讲述了2个住村工作组和4位住村干部的先进典型事迹,这些动人事迹听得我热血沸腾,激动的眼泪打转。当宣讲员讲到工作组长王文海的事迹时,我的脑海像过电影一样,满是去鸿鑫村采访的画面........    
      今年,3月初,我被抽调到奇台县“访惠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为了更快适应工作,我主动申请多下村参与采访,因为我知道,只有深入基层,才会有真实的感悟和体会。
      3月10日,我的第一次采访任务,是去五马场乡鸿鑫村采访住村工作组。颠颠簸簸的一路,听同行的同事说,鸿鑫村这个工作组是由州残联理事长王文海带领的州残联、州电业局等6家单位、13名成员组成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但是心却很齐,在王组长的带领下,给村上办了不少实事,修路、装路灯、建立苗木基地、组建合作社……,按理说干了这么多好事,可以安心离开了,可他们工作组却全体不走了,要再住村一年,精神确实可贵!就这样一路听着“评书”到达了目的地。
      进了村委会院子我们一头钻进了厨房,我正纳闷呢,不会进门就吃饭吧?一张严肃的脸和一张圆桌映入眼帘,面前的这位正是我们一路念叨的组长王文海,他正在接电话,好像在说厨师进修班的事儿。
       王组长看着我们坐下,便以最快的速度撂下电话,跟我们商量采访细节问题。王组长边听我们说明采访需求,边取开一个小盒子,吃了几粒药,又拿起针管娴熟的给自己一针,我们询问过才知道是胰岛素,才了解眼前这位略显疲惫的组长,已经患糖尿病十余年。我的心瞬间揪了一下,想起了辽宁家里,同样患病的妈妈,因为我知道这种病一患终身,一定伴随并发症。
      我们往村民家走的路上,村支书黄志达跑过来跟我说:“你们这次一定要好好采访一下我们工作组,这一年给我们村上做的贡献太大了,村东边的20万元“健康果园”项目、30万元的庭院经济项目、50万元的烘干设备项目、30万元的刺绣项目,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还有东边的幸福路一共60万元都是工作组带着我们争取到的”。听到这些,心里由衷的佩服,也感觉到村委会对工作组的认可和感谢。
      我细心的留意村庄上的一切,努力的去感知村民的感受。正直农闲,街道上有三三俩俩的村民,看见王组长都会赶忙上前寒暄几句,俨然就是老熟人的模样。我们去到爱心妈妈依巴代提家,她的小孙子赶忙就扑到工作组许德恒的身上,又是亲又是抱,依巴代提不停的跟我们说,工作组来了,帮村上做的事儿多的数不清,院子里的荒地都给种上树苗子,说是能卖钱给家里增收呢;谁家困难都帮的呢,给掏钱盖房子,借钱结婚的呢;娃娃上学也管的呢,还给买的衣服鞋子亲自给送学校去呢;小娃娃没处去就给修个足球场,成立足球队,娃娃高兴的以后都要当冠军呢;哎喂,好事说不完……,依巴代提的儿媳妇还端上了热腾腾的抓饭,配着烫茶,即温暖又实在。我们商量着去宗教人士麦增家去走访,王组长说:“空手不行,得带点东西,不然哪好意思进门呢?”,依巴代提的大儿子赶忙说:“我们家有米、油、香梨,我去拿”,说罢,转身就去取东西。
      在去麦增家的路上,副组长曾龙跟我们说:“今年2月底,当其他村子的住村工作组刚刚到位时,我们工作组就已经开始民生项目了,全部算下来投资额差不多1100万元。前几天,我们精确过村里有62户贫困户,准备给其中59户采取发放牲畜的方式促其脱贫;又在村委会东面的50亩雪地上撒的梭梭苗种子,雪一化种子就会发芽,年底卖梭梭苗村集体就能增收50万元;定植了300亩沙棘,接种了300亩大芸;育了40万株黑枸杞苗;种的420亩果桑,每亩补贴450元”……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复杂情感,工作组十几个人拼尽全力的在为村民想办法谋发展,把”访惠聚“工作当做一项事业在做,而且主动请缨再住村一年,因为他们说:“离开了不放心,好多事还没有理顺,还有许多困难没有帮着解决,我们得把这个村集体经济带入发展的轨道,把贫困户都帮起来才能放心,才敢想着离开”。我想,这份留恋与不舍其中一定夹杂着对村民的浓厚感情和干好党的事业的决心。作为旁观者,我感谢,一个刚刚在我们面前还给自己一针胰岛素的病人,转身就变成了神采奕奕的“领头兵”,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丝毫没有病容,给我们年轻人做了榜样,让我由衷的敬佩。我感谢,村里百姓的质朴善良,懂得感恩,对于工作组的付出能够记在心里,能够跟工作组相互交心,不分彼此。我终于深深的体会到“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价值和意义,有这样的队伍扎根基层,争取民心,发展经济,志在必得。
      采访结束后,我给远在辽宁老家的妈妈打了个电话,说:“妈,我被调到县“访惠聚”工作,就是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就是鉴证“群众脱贫,乡村致富,人民满意”的地方,我在宣传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访惠聚”的决心、看到“访惠聚”的成果、收获“访惠聚”福音的地方。”我妈说:“好闺女,我知道就是为老百姓办事呗,好好干”!“对,好好干!”我说。
(供稿:奇台县“访惠聚”活动小组办公室 邱香婷)




  • 上一篇:叶城县工作组实现村民二十年的愿望
  • 下一篇: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