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史漓莎)在新疆,有一位热衷于设计和制作娃娃的民间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单秀梅。当布娃娃遇上了新疆民族文化,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单秀梅正在展示她的小毛驴和阿凡提
单秀梅的工作室位于水磨沟区7坊街文化创意产业园里,是其中80多间艺术工作室中的一个。走进展示室,记者就被玻璃橱柜里的布偶吸引:婀娜多姿的维吾尔族少女、围在火炉边吃着西瓜的白胡子老人、吆喝着生意手中还不忘拉面的回族小伙、顶着馕坐在毛驴车上的塔吉克族妇女……
每个布偶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情,穿着各自的民族服饰,定格在一个场景中,仿佛上一秒还在动。
1月16日,单秀梅正在制作新作品,休息间隙,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
记者:新作品的内容是什么,你想通过这个作品表达什么?
单秀梅:我做的是塔吉克族男女,他们住在高原上,在自然崇拜中形成鹰文化,鹰舞、鹰笛都是鹰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符号,你看这个男的手中的短笛是鹰笛,跳鹰舞时要着盛装,你看女孩的帽子上有绣花、串珠还有小银链。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帕米尔雄鹰”,了解他们的鹰文化。
记者:你在设计布偶时是怎样把民族文化融入其中的?
单秀梅:其实,我创作的布偶并不限于某个民族,你看我这一屋子的娃娃,56个民族都齐了。
对一个少数民族的了解程度,决定着布偶制作周期的长短。仅是做个模式化的娃娃自然很快,但如果要加入意向表达,可能一两周,也可能三五个月。
比如我在设计跳舞的新疆姑娘时,就要搜集大量资料,想要让布偶有内涵,那么设计制作就要经得起推敲。在学习中我了解到现在的新疆舞中仍有许多胡旋舞、胡腾舞的影子,而这些又与龟兹壁画中的旋转舞女形象有关。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我深入了解新疆文化的过程,让我对民族文化更感兴趣。
记者:制作这些布偶的灵感来自哪里?怎样让一个布偶拥有亲和力?
单秀梅:想要找灵感,就去烟火气浓厚的地方,要用布偶展示民族文化,那就到这个民族的生活里去。
我最喜欢去大巴扎,在喧嚣的街巷里走一走,到热闹的剧院转一转,都能带来灵感,小贩们认真吆喝的神情,舞者在台上的姿态都会打动我。每年我还会去和田、喀什三四次,和当地的老人们聊聊天,感受他们真实的生活,观察他们说话的表情,并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想办法把我看到的、感受到的用布偶表达出来。
你看那对微笑的老人、坐在板车上的姑娘和那个烤肉的小伙子,其实他们都有原型,就连表情和动作都是参考真人。你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这种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熟悉的感觉就会产生亲和力。
记者:何时起发现自己对布偶感兴趣?
单秀梅:我出生在一个有9个子女的普通家庭,最喜欢看母亲做针线活儿。母亲擅长女红,靠一双巧手,家里的衣物、饰品很多都出自她手,后来,我就学着动手做。四五岁的时候,就用废旧布料缝了个布娃娃,从那以后就迷上了做布偶。
记者:你的布偶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哪些人?怎样满足市场需求?
单秀梅:因为布偶的种类很丰富,消费者中当地人和外地人都有,但作为特色的新疆礼物,内地的游客更感兴趣,他们对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非常感兴趣。
我在和田、喀什都有手工加工点,培训了一批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她们可以在家中完成相对简单的布偶,也能为她们增加收入。布偶的制作上还是讲究手工绣制,一针一线的作品与机器制作的产品相比,加了些温度,多了点人情。
记者手记
艺术作品透出的新疆情怀
走进全疆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7 坊街,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在孙秀琴的服装设计作品中发现旗袍上的艾德莱斯,在王忠民的泥塑世界邂逅喀什老城里的熟悉场景,在相声巴扎的舞台能看到古丽巴郎的面孔,在地里木拉提·吐尔地的油画里窥见美妙的新疆情怀……
尽管艺术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这些地域特色鲜明的艺术作品中,都是各民族在和谐共居、共事的环境里,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另类表达。
他们从生活中来,在艺术家的再创作中迸发新的活力,既有原生态的生活痕迹,又有与当下时代背景契合的文化表达。
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增进各民族相互尊敬、相互欣赏、相互认同的过程,最终也将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部歌王王洛宾
巴扎里的烤肉师傅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阿里木
单秀梅简介
生于196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新疆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乌鲁木齐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部分获奖作品:
2002 年4 月作品《乐迷》等荣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
2006 年作品《十二木卡姆》《剃头匠》《于阗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9 年作品《赶巴扎》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并入选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编辑出版的画册《天工开物》。
2015 年作品《西域使者》荣获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