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倪洋、孙涛)“倪书记,我后天就要结婚了!结完婚,我,我就要返回后方单位工作了,我……”短短的一句话,简简单单的25个字,她却花了很长时间,因为她不想也不愿意说出这一句话,她怕一说完,就要和自己一起奋斗的“战友”道别了。
阿依夏木·吐尼亚孜,一个朴素而务实、低调而自信的亚吐尔乡亚吐尔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女队员。她是生在贫苦家庭农民的孩子,2016年年底,她通过自己的勤奋考上公务员,2017年初,才刚刚入职不久,就主动申请到亚吐尔村驻村,任村扶贫专干,在扶贫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年。这三年,她一门心思抓扶贫,甚至没有时间谈对象,30多岁的她一直单身,当谈及婚姻大事时,她总是说“快了”,结果一晃就是三年。人们常说“她是亚吐尔乡驻村最久的女干部”,听到这句话,她只是微微一笑,这一笑饱含了多少无私和奉献。今年,随着全村贫困户如其脱贫,阿依夏木古丽的婚姻大事也与贫困户一起如期“脱贫”,走上了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三年培育情 终生不忘恩
2015年11月27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这便是她情愫萌发的根源,也是她咬牙坚持的动力源,更是她弱肩担重担、身柔强赴战的精神支柱。阿依夏木·吐尼亚孜常说:“作为一名维吾尔族农民家庭长大的孩子,我亲身经历过南疆农村生活的艰苦,党和祖国培养了我,让我能从贫困中走出来,我愿意用我的青春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图一:阿依夏木·吐尼亚孜在贫困户家进行入户走访,了解家庭收入情况
党以温情待我,我愿热血馈之。三年的时光,阿依夏木·吐尼亚孜从一个青春年少的大姑娘,成长为一名狠抓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实的女强人。正如她所说:“我现在的一切,都归功于后方单位、乡党委和村党支部给予我的帮助指导、关心关爱,是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默默地关心、支持着我,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后方单位、乡党委和村党支部及时为我撑起了遮挡风雨的坚强臂膀,让我能够尽心的履行自己的脱贫攻坚使命,在工作岗位上捶打磨炼,这份恩情,我终生还不完、报不尽。”
心怀脱贫责 谋富当经常
亚吐尔村共有居民536户2140人,其中贫困户24户85人,为帮助贫困家庭致富增收,尽早脱掉“贫困”的帽子,阿依夏木古丽每天穿梭于贫困户之间,了解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创业意愿,为村民寻求致富渠道。
图二:阿依夏木·吐尼亚孜在入户走访认真征求村民反映的困难诉求
海力力·买买提明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4口人,他和妻子患有慢性病,干不了体力活,小女儿古丽孜巴在上学,大女儿木尼热在家待业,不愿意外出就业,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阿依夏木古丽到村工作以后,每每提到他们家的情况时,她都心焦如焚。
为此,阿依夏木古丽决定作通木尼热的思想工作,鼓励引导她外出就业。但每次给她介绍的工作岗位,她都不愿意去,不敢外出就业,不管怎么劝说都是“热脸贴了冷屁股”,过不了思想保守这一关。后来,阿依夏木古丽转变工作方法,每到自己轮休时,就带着木尼热一起到县城转转,在超市、饭店、商场看到很多年轻的小姑娘自己上班创业,有自己的稳定收入,生活也很潇洒。阿依夏木古丽借景生情地给她说:“你看这么多小姑娘都和你差不多大,她们都能勇敢地出门闯闯,你为什么就不敢呢?难道你就甘愿在家里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与患病的父母等着党和国家的接济吗?”经过几番鼓励,木尼热终于转变了自己的想法,鼓起勇气前往阿克苏联发纺织有限公司务工,现在她的工资已经达到3000元/月,而且还是生产线上的领班。
在村联合党支部和阿依夏木古丽的共同努力下,全村24个贫困户实现户均1人稳岗就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铺就脱贫路 组建幸福家
2019年年底,随着贫困户一户一户的如期脱贫,阿依夏木·吐尼亚孜的爱情也在2020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阿依夏木·吐尼亚孜幸福征途上留下的最美记忆
在阿依夏木·吐尼亚孜的婚礼上,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4粒红枣串成的“火红幸福项链”。这条项链由24个贫困户每户赠送的一粒红枣串成,寓意“婚后生活红火、甜蜜、幸福”。每一粒红枣都承载着阿依夏木古丽三年多扶贫工作的辛勤汗水,都承载着24户贫困户满满的祝福。收到这串“火红幸福项链”,阿依夏木·吐尼亚孜的热泪夺眶而出。
“阿依夏木姐,是你让我找到自信,体验到自己创业的美好,这份难忘的记忆,我会一直存封在自己的记忆中。今天是你的婚礼,妹妹不能到你婚礼的现场,只能在这里给你送去最美好的祝愿,愿你和你的爱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这条饱含深情的祝福短信,就是她曾鼓励过、帮助过的木尼热给她发来的。一句简单的祝福,道不尽的是鱼水之情的绵长,说不完的是脱贫攻坚伟业征程中无数感人的故事。
幸福可期勤不离,结局圆满国人梦。她用三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全村贫困户的“摘帽”,在最美的时光,迎来了自己最爱的人,这无疑是一段完美的人生旅途。
(供稿:拜城县委办驻亚吐尔乡亚吐尔村“访惠聚”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