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可提供专家号源
新疆网讯(记者牟敏)今后,家庭医生可提供专家号源、预留床位、对接转诊、延长配药量等,自治区将通过加大家庭医生的“权力”来增强签约服务吸引力。
24日,记者从自治区召开的2017年基层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今年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快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定和优化基层医疗人才队伍;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第二轮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为建设健康新疆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今年自治区将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服务对象中的贫困人口作为重点签约对象,通过签约,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突出家庭医生核心作用,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提高服务效果。鼓励签约医生根据居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预约转诊、健康咨询、重点人群上门服务等。同时给予家庭医生专家号源、预留床位、对接转诊、延长配药量等,实行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等,增强签约服务吸引力。
围绕健康新疆建设,今年自治区将加快推进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都达到群众满意的标准;用活动创建、能力提升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利用;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现并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大力实施面向农牧区订单定向毕业生培养工作;加强与援疆省市沟通对接,推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向乡镇倾斜,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
在新一轮的全民健康体检工作中,我区将不断总结推广首轮健康体检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细化措施,查遗补漏,探索建立工作长效机制,逐步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据了解,2016年,全疆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标准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资1.64亿元支持66所乡镇卫生院及周转房项目建设,投入4707.8万元重点为南疆四地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彩超机456台,结合“村级惠民生工程项目”,安排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1100万元,实施了22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农牧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广大农牧民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已有117所乡镇卫生院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 “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