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叶城讯(通讯员 孟智慧)叶城县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盯党员干部作风不实问题,抓带头、抓管理、抓落实,以铁的纪律、良好的作风保障措施落实、大局稳定。
带头转作风,减轻基层负担。叶城县委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上率下,聚焦调研不实、发文不实、落实不实等问题,召开基层“减负”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为基层减负的整改措施,提出了减少会议数量、时间、发言人数的系列新措施,要求不开冗杂会、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提高会议实效;县委常委带头控制和规范分管部门单位的发文数量,各部门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县委督导组、明察暗访组全部归口县委督查办,重点帮助基层干部梳理工作要点,把握工作重心;需要检查推进的重点工作,由县委统筹安排,结合目标责任统一进行考核,不搞层层检查评比;按照工作需要合理安排调研,不让乡镇党政主要领导陪同调研,简化接待;改革新闻宣传活动,倡导“短、新、实”文风,少报道会议和领导活动,切换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工作成果拓展延伸到村,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每个村只留3间办公室用作办公,其余全部用于便民接待室、村民活动室等。
县委明确县委班子成员担当分管领域和部门、包联乡镇减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基层“减负”工作成效与各级党员干部评先选优、干部推荐使用挂钩,防止“空对空”,走过场。基层“减负”、作风转变成效不明显的,首先追究县委常委班子成员责任,再层层倒查,给予相应的处分。
严格抓管理,层层压实责任。该县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共同职责。实行“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全县分6个责任片区,县领导带头挑起维稳重担,履行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检查职责。
32名县领导每月到乡镇联系点驻村调研不少于12天,每月与村民开展“三同”活动不少于2天,强化维稳责任落实。各责任组每月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县委每月召开一次六大责任组联席会议,分别听取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责任组保稳定、促发展、抓党建的汇报,分析研判稳定、发展形势,共商解决问题良策。
乡镇(场区)每周召开一次敌社情分析研判会,自查自纠,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重大工作任务中,由于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被免职的干部,年度考核一律定等为不称职,调离原岗到组织部门待分配,并视造成的影响给予职务工资降级处理;对于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一律降低一级级别工资或相应薪资待遇。对凡是发生影响社会稳定案(事)件的单位、乡村、工作队,对涉事单位、乡镇(场区)党政主要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就地撤职或降职降级,视情况移送司法机关调查处理,联系点县领导主动向地委呈交辞职报告。
去年以来,先后查处通报不作为干部131人,有3名干部因追责而免职,并定等为不称职,13名干部受到职务工资、级别工资降级处分。
合力促落实,确保大局稳定。该县坚持力量下沉到一线、到“最后一公里”,整合各支力量资源,打好反恐维稳组合拳。制定下发《叶城县推进基层干部包户走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党组织及时梳理,逐级研判、限时整改,形成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基层治理和群众工作机制。基层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实行轮流值守、错时走访,落实包户责任到人,走访任务到天,确保对包户情况“四知四清四掌握”,形成村情民意逐级分析研判、矛盾问题联动整改的基层群众工作体系和维护稳定有效防线。“第一书记”统筹好村“两委”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成员、驻清真寺管委会人员、支教干部、村民小组“第一小组长”等各支力量,按照重点户、一般户、放心户分别走访,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隐患。采取督导组巡回督查、县领导随机走访、组工干部不定期抽查、乡镇自查等方式,问询、座谈、查看日志相结合,了解各支力量发挥作用情况,奖优罚劣,作为干部年终考核评优、“进、退、留、转、降”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