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60年·新疆足迹
2002年西气东输正式启动
万里能源动脉福泽万家
亚心网讯(首席记者刘书成通讯员尹竞)有人说,中国版图上有4条彩带:第一条是黄河,第二条是长江,第三条是长城,第四条就是万里能源动脉——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顾名思义,就是把西部天然气输送到东部,西气东输工程是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之后,我国现代化建设蓝图中又一个世纪性宏伟工程。
2009年11月16日,西气东输一线首站轮南压气站第三台压缩机组点火成功。图/由亲历者提供
2002年7月,国务院正式宣布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2004年10月1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这条能源动脉把新疆塔里木地区地下蕴藏的丰富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之后,跨过千山万水直达祖国心脏。从此,沿线120余座城市、3000多家企业、4亿人用上了来自西陲的天然气。
西气东输如同一个杠杆,撬动了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不仅解决了长三角、珠三角能源之“渴”,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激活了沿途省区钢铁、水泥、建材和机械电子等行业,形成了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10年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足2.5%,2010年达到5.3%。据有关专家预测,随着西气东输三线的竣工投产,到2015年年末,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增至10%。
勘测突击队两月完成了四个月任务
“12级特大风暴来了,帐篷摧毁了,食品和用具被席卷而去,辽阔的天地被狂风乱沙冲得一片昏暗,能见度只有5米……”这是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西气东输勘测工程青年突击队员经历的一天。
管道线路勘探是管道铺设前、也是全线开工前的一项十分艰难的野外工作。工作难度最大的要算第二标段——南部起于库尔勒孔雀河东,北至库米什南山,全长192.52公里,大部分为无人区。
2001年4月1日,从青年突击队投入工作这天开始,7级大风就毫不客气地干扰他们,这风一刮就是六七天,到了4月8日,升级为12级特大风暴,没有一口水和一粒粮食,被风沙围困进不来也出不去,他们只能挤在车里等候狂风离去。但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里,青年突击队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个月的勘探任务。
2年3个月建成土石可绕地球一周
西气东输有三大控制性工程,即郑州黄河穿越工程、延水关黄河隧道工程、长江盾构隧道工程。所谓控制性工程,是指它在施工技术、地质条件和施工工期等诸方面制约着整条管线的进展。其中,黄河跨越的难度为国内所罕见,不仅跨度最长,而且为首次管道跨越,没有先例可循。油建人有句行话,宁穿地下,不跨水上。
但最终石油人结合先进的施工手段以及攻坚克难的精神,西气东输工程从开动到建成,只用了短短的2年零3个月,其间穿越滔滔黄河(3次),穿越滚滚长江和淮河(各一次),穿越黄土高原和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穿越江淮水网湖泊地带,还有茫茫戈壁横亘其间。
且不说两年多的工作量,仅挖填土石方量之多就相当于铺设一条一米宽的道路环绕地球一周。所用钢材达170万吨,制成的钢管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3万节车皮。
为了实现把新疆天然气输送到华东地区,中国石油人得把直径达1.016米的输气钢管,从塔里木沙漠一直铺设到长江入海口的上海,管道途经10个省、市、自治区,全长达4100公里。
西气东输每公里管道约有90条焊缝,每条焊缝平均焊接8-10遍,4100公里管道共需焊接达330万遍以上。如果将这些焊缝每遍全部链接起来,其长度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上海,然后再返回乌鲁木齐。
有关资料统计,西气东输工程汇集机械化施工队伍10万人,其中包括中国石油战线的几乎所有精兵强将,特级以上高级焊工达1000余人。
西气东输实行严格的国际质量监督,每道焊缝都需X光机照相检查,全线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8%,创下国内乃至国际大型工程质量之最。
工程完工之后,仅仅用作存档备查的X光相片就装满一个车皮。西气东输瑞典技术顾问霍克曾惊叹,如果焊工有世界奥林匹克大赛,中国焊工能常拿奖牌。
□大事记
2002年2月,西气东输正式启动。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开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4年8月3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部焊接完工,10月1日全线投产。工程投资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2月22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2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1条干线8条支干线全部建成投产。
2012年10月16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开工仪式在京举行。计划2015年全线贯通。
□亲历者
我俩都有一对气流“千里耳”
姓名:倪明东
职务:中石油西部管道分公司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四道班压气站副站长(上图前)
年龄:35岁
姓名:周鹏飞
职务:中石油西部管道分公司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四道班压气站机械管理工程师(上图后)
年龄:36岁
我们俩是山东老乡,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检测四道班压气站的管线是否正常运行。
我们俩都是二十五六岁来到四道班压气站,参与到西气东输管线的工作中,一晃已经1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西气东输工程。
我们的压气站距离最近的乡镇有60多公里,平时生活比较单调,但是我们都为在西气东输工程工作而自豪。
尽管只是西气东输的一个站点,但是管线故障排除不能有一时一刻的耽误,一旦设备出问题就可能影响我们老家山东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工作生产和日常生活。
在这里工作10年,我们养成了不吸烟的习惯。另外,压缩机设备出现故障,就会有天然气放空“喷”的声音,我们俩对气流的声音非常敏感,可以说是10年的职业生涯,让我俩都长了一对专听气流声音的“千里耳”。
一般人可能会通过闻味道辨别是否漏气,在我们这里可不行。家里用的燃气跟我们在压气站闻到的气流气味完全不同。
站场天然气其实是很干净的几乎没什么味道,但是到了城市门站,就会特意加臭,为了增加居民对燃气泄漏的敏感度,所以如果家里的天然气管线泄漏就会有比较刺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