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湛芸)2014年自治区按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和《新疆水资源平衡论证报告》,明确指出新疆农业用水增长快、占比大、效率低,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根据新疆经济发展需要提出“退地减水”政策,并下达了各地州退减面积和达到的灌溉面积任务指标。
2014至2017年,昌吉州累计退减灌溉面积94.47万亩,压减地下水5.336亿立方。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2025年、2026-2030年退减灌溉面积面积分别为22.2万亩、19.2万亩、25.4万亩、35.7万亩、41.3万亩。
昌吉州按照自治区针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系列“组合拳”的部署,多管齐下努力落实“退地减水”政策措施。制定出台自治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及工作方案,将退减灌溉面积任务纳入考核指标;出台《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通知》。不再实行更新机电井名额分配制,严格落实机电井更新由县人民政府申报制度,机电井总数只减不增,更新井控制在二轮承包土地灌溉机电井3%以内,用最严格的政策、最严厉的执法向社会传递最严格的地下水管理信息。“十三五”以来全州未新增一眼农业灌溉机井。逐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以奖代补”、节水奖励等长效机制,降低农业用水比重,累计水权交易量、农业节余水量向非农转移水量为3308万方,进一步优化我州三次产业用水结构。执行新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对非三十年承包土地实行加征水资源费、资源水价等差异化水价政策措施利用价格杠杆促进退地减水。以“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态度,全州累计查处非法机井1160眼,全部填埋,有效遏制了非法开采、超采、无计量取用地下水等行为。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乱开荒、乱开采现象,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土壤的侵蚀和水资源的短缺上,而且目前土壤沙化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开荒等人为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危害,生态环境被破坏,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将造成一定的威胁。
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陡坡耕作,过度垦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明显,沙漠化的范围会逐渐地扩大,退地可以减少人为扰动活动,这样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改善土壤的肥力,经过长时间的养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保水保土。植被能够拦蓄径流,调节河川水文状况,还能够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力,对于改良土壤有着重要影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水土环境。
从近期来说,减水退地对我州农业种植有一定影响,但从远期来说,退减的土地可以利用天然水量补给来恢复植被生成,对生态修复和地下水位回升有着重要的意义,生物措施大多是具有固土作用。目前,减轻水土流失危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退耕,以此来达到减水减沙效果。同时,种植户也会针对有限的水量进行精细化种植,从而提高农业种植产出效益。
(供稿:昌吉州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