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民生之声,构建和谐社会。竭力打造新疆地区第一民生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新疆民生网
 首页 >>民生经济 >>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作者:新疆民生网


□亚心网记者梁勇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今已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全疆各地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纷纷发挥各自所长,利用自身优势,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

特色农业铺就增收致富路

新梅,是伽师县最近几年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现在,这种酸甜可口的小浆果已经在伽师县落地生根,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一亩新梅种得好,纯收入可以达到两万元。在新梅成熟季节,内地市场1公斤新梅可以卖到60元—70元,甚至80元—90元。”7月4日,伽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博告诉记者。

伽师县依托新梅走出了一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良性发展道路,仅仅是新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具体实践的一个缩影。

目前,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13400亩哈密瓜已被全国各地客商抢购一空,一亩“西州蜜17号”甚至卖出了7300元的高价。南湖乡南湖村村民司马义·阿不都说:“以一亩5500元到7000元的价格,南湖村的哈密瓜基本上卖完了。”

这是哈密市近年来精心打造“密作”品牌的成果。精耕细作下的“密作”贡瓜,通过直销、实体店分销、电子商务销售等多种渠道在内地省市名声大噪,带动当地瓜农人均增收1000元。

“密作”贡瓜只是新疆特色林果业的一部分,随着林果业的崛起,新疆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上接1版)过去5年,新疆农民来自林果业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在喀什地区,依托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南达乳业、新疆银谷泰油脂有限公司、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喀什有限公司、百佳肉业、喀什盛象果业有限公司、天海绿洲枣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喀什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0%。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厅获悉,今年,全区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将突破1000万亩,全区农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高效化方向转变。

如今,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区深入推进,特色农业无处不在,调整结构推广种植,引进企业产业化开发,特色农业正在发力“供给侧”,给全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活力。

产业高端化步伐明显加快

7月4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公司党委副书记钟祥军告诉记者,铁建重工新疆公司于2015年6月在乌鲁木齐成立,一年多时间便实现竣工投产目标,目前已下线5台为乌鲁木齐地铁建设服务的盾构机。

如今,以铁建重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以广汽集团、上汽大众、陕汽集团、中国重汽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以金风科技为依托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以三一重工、新研股份为带动的工程和农业机械产业集群,以江苏金昇等为代表的纺织及新兴装备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

与此同时,新疆本土制造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金风科技、特变电工等行业龙头企业保持快速发展,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第三机床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正在崛起。

自治区经信委主任胡开江表示,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技术出口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下,越来越多的客商频繁来到新疆考察纺织服装产业,寻找投资合作机会。自治区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内地来疆投资纺织服装项目的企业达到90家(其中兵团3家)。

自治区经信委数据显示,5年来,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由43.58亿元增长到479.7亿元(含兵团);全区备案纺织服装企业数量由89家增加到2083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由25.58亿元增加到80.40亿元;全行业就业人数由4.2万人增加到38万人。

如今,在坚持二产抓重点的基础上,新疆加快改造提升煤炭煤电煤化工、石油石化、冶金建材、轻工食品、机械制造、民族手工业、民族医药等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非石油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9.6%,彻底扭转了石油工业“一业独大”的格局;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7%,产业高端化步伐明显加快。

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彰显

随着新疆旅游旺季的到来,在天山天池风景区,45岁的哈拜克和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也开始迎接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哈拜克是阜康市三工河乡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个合作社由102户开办农家乐的牧民组成。每家都有两座毡房,坐落在前往天山天池风景区的道路边的河谷林中,是疆内外游客理想的驻足休息好去处。

“这些年,新疆旅游业发展很快,来天山天池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在天山天池风景区从事旅游接待近25年的哈拜克高兴地说。现在,该合作社成员每年的收入都在四五万元,好的年景甚至超过8万元。

如今,旅游业不仅是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更逐渐成为新疆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新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4.3%;旅游总消费1401亿元,同比增长24.6%。而今年以来,旅游业继续迅猛发展的态势不改。今年“五一”小长假,新疆接待国内游客135.2万人次,同比增长17%,其中过夜游游客达49.41万人次,一日游游客达85.79万人次;国内游客总消费达8.86亿元,同比增长18.4%。在端午节小长假中,3天共接待国内游客128.4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8.4亿元。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

与此同时,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在天山南北遍地开花,真正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各族群众的“金山银山”。

近年来,新疆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补,旅游互动,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形成了以城镇为依托的环城游憩型乡村旅游景区。

数据显示,目前,全疆已有农(牧)家乐近6000户,并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3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300个,培养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283人。

自治区经信委数据显示,我区坚持三产大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十几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5%,以旅游业为例,五年来全区新建旅游项目1997个,旅游业投资总规模为831.9亿元。

如今,以旅游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继续高歌猛进,以特色餐饮、家政服务、健康养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疆第三产业呈现出各行业你追我赶、争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上一篇:乌鲁木齐市地铁购票微信支付宝都能扫 更有APP网上订票
  • 下一篇:吉木乃县“聚力压责”护航集体经济项目运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援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举报 - 全站搜索
    Copyright (C) 2014-2015 www.xjm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文子文化网络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国家信息产业部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新ICP备14002711-1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