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李宁艳) 15日,《乌鲁木齐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晒”出了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四本账”。
去年“钱袋子”里的钱花哪儿去了?今年打算怎样花钱?一张图读懂乌鲁木齐市财政报告“四本账”。
2016财政预算完成情况
全市财政预算大数据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1年的206.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69.7亿元,年均增长12.4%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9.7亿元,同比增长0.27%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55亿元,同比下降6.5%
社会保障和就业46.5亿元,增长14%
教育71.7亿元,增长1.9%
公共安全40.3亿元,增长12.2%
全市民生领域支出3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
点评
从“四本账”中可以看到2016年财政工作的亮点,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确保了稳定、保证了运转、惠及了民生、促进了发展、助推了改革、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7“钱袋子”怎么花?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388.1亿元,同比增长5%
一般公共预算拟支出430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100.3亿元,同比增长3.2%
政府性基金预算拟支出约100.3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拟安排1.55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拟支出约1.66 亿元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221.75亿元,同比增长15.3%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拟支出204.36亿元
点评
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石,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化财税改革的首要内容。抓住预算这一
“龙头”,就等于牵住了改革的牛鼻子。这两年,按照预算管理制度,财政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
预算公开迈出新步伐。
惠民生支出占比继续保持超七成
从今年两会财政报告来看,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
按照自治区党委“九大惠民工程”部署安排,乌鲁木齐将坚持民生优、民生先动,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主要涉及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市财政局局长张新平说,将资金更多地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意味着公共财政实力增强,政府可以更好地保障百姓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6年全市各项税收收入占到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6.45%。
张新平说,随着财政收入进入中低速增长通道,全市财政支出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均有所下降。深化改革任务艰巨,进一步提升财政供给能力和效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重点支出继续给予优先安排、重点保障,不再考核支出增幅。
五年来,每年办好100件以上民生实事,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1394亿元,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7%。
代表审议:更细更透明
人大代表黎忠: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首府财政保持7成以上民生投入,实属不易,为打造“六个首府”提供财力保障,“四本账”从保险费收入、环境治理、契税补贴越来越细,更加透明。
人大代表马春雷:这几年三公经费不断减少,从“四本账”可以看出对教育、社保、医疗、科技、文化、农业等重点支出继续给予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节省下来全部惠及民生,建设节约型政府。
“钱袋子”改革方向
税收收入全部留归区县
市委决定,2017年起实行新的财政体制,市本级不参与区县税收分成,市本级仅保留契税和非税收入等收入项目,税收收入全部留归区县。
由“补”变“投”
涉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原则上均通过基金投入、PPP 等市场化模式开展,财政资金逐步由“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
加快首府PPP 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力度。近日,全国首个PPP 资产证券化项目已在乌鲁木齐落地,意味着国内PPP 资产证券化项目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不再考核支出增幅
取消与财政收支增幅生产总值挂钩安排预算支出方式,对重点支出继续给予优先安排,重点保障、不在考核支出增幅。着力改变支出项目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