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刘雯雯)今年五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37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形式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又该怎样使民族团结之根深入人心?
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阿克苏地委编办驻温宿县佳木镇喀赞阿斯玛村工作队认真谋划,根据喀赞阿斯玛村民汉杂居但维吾尔族村民国语水平差、学习国语积极性不高、国语培训成效不明显、语言交流不畅等实际情况,为提高村民学习国语的主动性,工作队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并于5月28日,由地委编办及驻村工作队共带领喀赞阿斯玛村10名口才较好,具有宣讲特长的党员、团员及优秀村民代表走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库尔班·尼亚孜所创办的乌什县前进镇国语小学。
当阿克苏地委编办副主任付蓉带领着喀赞阿斯玛村党员、团员及优秀村民代表走进乌什县前进镇国语小学时, 611名小学生表演的安塞腰鼓、中华传统乐器二胡、古筝演奏、《三字经》、《论语》等古代文学礼仪诵读等震慑着村民们的心,民族团结需要学习、需要交流、需要理解、需要包容的理念也深深刻进了村民们的内心深处。大家纷纷表示,回到村里后,要利用升国旗、会议、学习等各种时机,加强宣讲,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去引导村民们加强国语学习。
喀赞阿斯玛村党员代表吐尼沙克孜·吐尔迪在参观学习中感慨的说到:“我今后要好好学习,我要用国语真心感谢工作队长期以来对我们全家生产生活上的帮助、对孩子们的关心关爱,我要一辈子记住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恩情。”“我们现在外出务工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懂国语,不懂国语我们只能在家当农民,做企业工人就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团员代表阿依苏力坦·亚森说道。村民代表古丽扎旦姆·图尔荪参观返回后直接来到了村里当天的国语培训班上,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大家说到:“现在,我们的孩子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教育惠民政策,都在上国语学校,将来他们将不受语言的限制,走出温宿、走出阿克苏、走出新疆,甚至走出国门,而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好好学习国语呢?……”
阿克苏地委编办及驻村工作队通过把村民带出去,再把先进思想引进来的方式,切实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喀赞阿斯玛村将以“小手拉大手”、“ 一带一、一带多”、“流动小课堂”等多种方式全面推动国语学习,以更加贴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推动国语培训工作。
怎样跟着“库尔班大叔”的脚步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我们在行动!
(供稿:阿克苏地委编办驻温宿县佳木镇喀赞阿斯玛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