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叶城讯 (通讯员 黄艳) 这两天,家住叶城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欧尔达贝格村的卡玛汗•布苏嘎大娘有件事一直放心不下,每天都要到村委会工作队宿舍去看看让她牵挂的“儿子”----自治区“访惠聚”驻该村的工作队队员马浩南。
一个星期前,马浩南因为重感冒引起了肺炎,怕耽误工作的他就在宿舍一边打点滴,一边忙工作。“我听说你生病了,还打了针,很担心,就给你炖了只鸡,快趁热喝点鸡汤吧!”一进门,卡玛汗•布苏嘎大娘便像母亲一样嘱咐起来,看到“儿子”带病仍在卖力工作,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生病期间,‘布妈妈’几乎天天来看我,本来家里就不宽裕,还总是带着吃的来,让我特别激动,是她让我在村里找到了家的感觉,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这份感情我会一直记在心里。”七尺男儿马浩南接过鸡汤时哽咽了,他的心也在此刻被融化,整个工作队也被这幅带着温度的画面感动了。
2016年,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马浩南和卡玛汗•布苏嘎大娘有幸结了“亲戚”,从那时候起,两家人便互留了联系方式,并时常在电话上拉家常、聊农事,话发展,马浩南会定期来看望慰问卡玛汗•布苏嘎大娘一家人,不能来的时候就让工作队同事代他去看望,老人家也会给马浩南家送上自家的土鸡蛋、新鲜核桃等“土特产”,感情在你来我往中迅速升温。恰巧今年马浩南来阿亚格欧尔达贝格村驻村,再次见面,他跟“布妈妈”的感情自然是更不一样,一见面,两人便热情相拥、嘘寒问暖,再后来马浩南索性就亲切地称呼她为“布妈妈”了。
在村里有了亲人,马浩南心里暖暖的,隔三差五“布妈妈”或是带着核桃、杏干来看望,或是邀请他去家中做客。工作之余,马浩南会经常到“布妈妈”家里看看,陪家人们聊聊家常,干干农活,一家人相处的其乐融融。
玛汗•布苏嘎自己有两个儿子,得益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开展,她又多了一个儿子。“他把我当自己的妈妈,我也把他当亲儿子,我太喜欢这个儿子了,我们互学语言,互相照顾。他非常懂事,有时候比我自己的儿子还要关心我呢,他还邀请我去乌鲁木齐的家里做客,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给他的爸爸妈妈们聊聊我们共同的好儿子!”当谈起马浩南这个儿子时,玛汗•布苏嘎一脸的骄傲和兴奋。
一次结亲,终生结缘。卡玛汗•布苏嘎和马浩南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们以对民族团结的共同愿望为纽带,彼此间结下了真诚深厚而又质朴的情感,也将民族团结的种子默默播撒在彼此心里。也正是这份暖心的情感,成为了马浩南做好“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动力及践行民族团结的骄傲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