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讯 (通讯员 李志虎)自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农信社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将支持贫困户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全力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按照新疆农信联社的整体扶贫规划,该社主动出击,聚焦重点,瞄准对象,精准发力,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支持贫困村发展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确保扶贫工作要扶在点上、根上,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方式”创新助力金融精准扶贫
根据当地经济情况,该社及时成立组织机构,由“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中层干部组成联队,采取“一户一策”的帮扶走访方式。领导班子还带队深入对口扶贫村新源县坎苏乡库克托别村和那拉提镇塔亚苏村,调查、了解贫困状况,记录困难户数、贫困特点、贫困程度,记录贫困户未利用或不会利用的原有资源,研究分类扶贫策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每位领导联系2位贫困户,每位中层联系1位贫困户,要求每到一户填写一份问卷,充分掌握贫困户的各类信息,真正做到情况真实。
“感谢农村信用社的帮助,让我村各巷道装上了路灯,村民干活再晚也能亮堂堂地回家了,结束了我村无路灯的历史!” 新源县坎苏乡库克托别村村党支部书记铁留哈布力说。
该社采取直接资金扶贫的方式,扶持困难群众生产发展。一是先后投入10多万元,为库克托别村各巷道安装了路灯,彻底改变了一到天黑就无法劳动的历史,同时拉煤20吨,解决了村委会上班的御寒问题等。二是该社没有简单地将扶贫工作等同于入户送钱,而是投入近3万元将坎苏乡库克托别村和那拉提镇塔亚苏村22户结对子贫困户家庭所有成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全部由农信社结对子职工自行购买,保证了他们老有所养,病能医治。
“太谢谢你们了,你们几次上门了解我们的生活状况,送来了生活用品,还这样帮助我们解决养老和医疗问题,我们自己再不好好干,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不能一直靠别人的帮助和扶持,要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现状,靠自己的劳动致富。”那拉提镇塔亚苏村贫困户吐尔逊艾力•阿布德巴义、叶尔克拜•吾拉孜艾力以及赛力克奴尔•都拉提拜三家人发自内心的感慨道。
精准放贷让贫困户吃上脱贫“定心丸”
在扶贫工作中,该社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克服以往只追求贷款投放数量的不良思维,转向精准放贷,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引领与撬动作用,协同国家政策、地方财政、农业信息与技术融合联动,确保信贷资金在贫困户手中“开花结果”。
该社还将所开展普惠金融宣传活动进村入户,让贫困户了解金融产品,宣传金融服务,使贫困户懂得利用金融,发挥人力等资源优势,实现脱贫致富。
据了解,该社对家庭有劳动力、脱贫意愿强烈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评级授信范围优先支持,增强其“造血”功能,积极对接县委县政府,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县政府及时筹集1000万元资金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并下发了《新源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调查摸底,梳理出贫困户贷款需求,快速发放贷款。根据实际情况,贷款期限可适当延长至3-5年,并实行优惠利率;切实提高贫困户的申贷获得率,使信用社真正做到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采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采取“扶贫担保基金+贫困户+信用社”、“企业+贫困户+信用社”、“农民合作社+贫困户+信用社”、“精品农户+贫困户+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好扶贫帮困台账,做到精准扶贫。
忆往昔,脱贫攻坚成绩显著;看未来,脱贫攻坚更加可期。该社本照“热情而不盲动,尽责而不乱投”的原则,精准放贷,助力扶贫,“小信贷”放出了高效益。助力特色产业牵头,支持做强做精庭院经济,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庭院拱棚种植、庭院畜禽养殖,巩固提升民族特色手工业等,以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使出洪荒之力,向贫穷宣战,坚决打赢一场脱贫攻坚漂亮仗!
截至9月底,已为新源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评级授信5327户,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91%,发放贷款5688万元,支持1955个贫困户走向了规模种植、养殖的脱贫之路。
(供稿:新疆新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上一篇:全民健康体检工程让各族群众真正得实惠
下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志愿服务聚人心